5月20日,我校在东南校区产教融合大楼304会议室举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理事会会议暨先进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卓越工程师合作教育联盟大会。副校长徐惠钢,教务处副处长许广举,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全体班子成员,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运行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十家联盟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徐惠钢在讲话中指出,学校扎根苏州办大学,必须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本次会议的核心主旨也正是希望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出更多适应区域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企业技术需求,实现校企双赢。他介绍了学校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自动化专业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以来,在课程模块设计、实验设备开发、教材编写、企业项目案例教学、学生企业实习等方面开展的相关探索研究,并且在先进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卓越工程师合作教育联盟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他要求产业学院不仅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优秀应用型人才,还要注重总结归纳建成案例教学库,及时完成课程模块的迭代,编写出特色教材,更要打破壁垒,建立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服务团队,形成技术攻关合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他希望学院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组建虚拟基层教学组织,让更多企业能够加入到组织中开展研讨交流,扩大教育效果和影响力。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涛对联盟企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各企业负责人的主人翁精神表示敬佩。他表示,自联盟成立以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学生实习就业、毕业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相信此次会议将作为新起点,产业学院建设必将取得新成果、达到新高度。
许广举介绍了江苏推进产教融合系列“组合拳”政策,并对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和思考做了交流。他表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作为支撑,而高水平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水平的产教融合作为支撑。高校需要企业一流的技术、工艺、标准、设备等,而企业希望获得高校的人力资源、技术服务,他呼吁校企双方以此为契机,真正形成校企产教协同育人“共同体”。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景波介绍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阶段性建设情况。产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与产业深度融合,制定了独立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更加贴合产业需求,一些新的课程在产业学院先行先试,“N+1+N”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得到落地。他指出,学院在合作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型课程与教材建设、学生学科竞赛与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在就业质量方面,今年首届28名毕业生已高质量就业25人。他表示,产业学院将继续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聚焦人才培养定位,提升科研与教学融合度,提升合作紧密度等方面加强建设。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运行负责人龚烨飞结合主要设备单元和具体研究案例,汇报了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与产业学院的融合情况。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聚焦于智慧加工、智慧工艺、智慧物流等领域,服务于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新兴行业,作为产业学院方向引领,不断提供技术案例输出。产业学院则组织师生参与研究院的课题研究,反向提供人才支持,与研究院、制造业产业共同形成了独特的融合架构。
在交流研讨环节,各企业代表们纷纷踊跃发言。三菱电机自动(中国)有限公司资深高级主任杨弟平表示,真正的校企合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希望在政府政策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高校落地的模式中,双方努力找到无限交集,打造出产学研高地。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业部经理王正堂认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定位清晰,培养的应用工程师、现场工程师务实接地气,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非常符合该企业的发展需求。
会议还研讨了江苏省高校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师培养计划2.0专业、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建设等多个认定指标体系。